六盘水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凉都美名的由来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钟山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高海拔.3米,最低海拔米,年平均气温12.3℃,区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月份平均气温为19.8℃,紫外辐射适中,凉爽宜人的气候为众多旅游者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所称道。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凉都”品牌,为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优势的“江南煤都”再奠定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年7月,“中国凉都·六盘水”课题研究成果报中国气象学会,年8月12日,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审定,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市颁发了“中国凉都”证书。六盘水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

年始,六盘水市连续5年被相关机构评为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并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强》。区境最高峰韭菜坪入选8、9年度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气候特征

光绪二年著《水城厅采访册》记载:“水城地分五里:曰永顺,曰常平,曰崇信,曰时丰,曰岁稔。永顺里附城,常平里在城西北,崇信里在城东北,地势高,多寒。《省志》云:‘山高气寒,雺雾朦胧,四时皆然。’又云五六月无酷暑,箐林树木经冬不凋者是也。每岁立春月余,桃杏始葩;夏多雨,雨即寒,恒衣绵;秋多阴;冬多积雪。田功则二月动犁,三月播种,四月插禾,八九月纳稼。而田无膏腴,土多硗确,故收获恒迟。”

今钟山区境属原水城厅永顺、常平二里所辖。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处于东经度18分至度43分,北纬25度19分至26度55分之间,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区的斜坡上,地处乌蒙山脉的南端,是典型的高海拔山区。地形趋势西高东低,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因北盘江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市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差悬殊,地形地势复杂。钟山区位于六盘水市的中部。

由于六盘水处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受青藏高原地形的影响巨大。冬季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来自西伯利亚一带的冬季风常不能直接越过高原,而是在高原以东的平原地区爆发南下,使得地处高原东南侧的六盘水市较少受其影响,或者处于冷高压后部回流的形势下,无论是受冬季风侵袭的次数和强度都远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地区为弱。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该区既受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影响,同时又受青藏高原环流系统的影响。区境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在12.3℃左右,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

夏季风自东南海洋长驱直入,与西南季风在区境上空交汇。西南季风来自南半球热带和赤道洋面,具有高温湿重的特点。随着西南季风爆发,市区进入多雨季节,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80%的雨水都集中在5~10月份。除了西南季风以外,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会影响到市区。

因受青藏高原环流和自身地理位置以及地形的影响,冬季西风带受高原地形影响出现的南支气流控制本区,而南支气流比较干,造成本区冬季降水量少,春季降水量增加也有限。秋季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云贵准静止锋,故降水强度一般不太大而持续时间长,形成秋雨绵绵的天气。

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及云贵准静止锋等大气环流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市区多阴天雨日,年降水量超过1毫米,在云贵高原上属于一个高值区。6至8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82%左右,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为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

通过与全国个站点的~2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日降水的统计对比分析,表明市区具有“高山气候的凉爽”的特点。

市区的夏季因气温暖人,和风习习,又兼湿度高,既没有潮湿闷热的“桑拿天”,也不会出现酷热干燥的天气,气候凉爽。六盘水市气象局课题组对市区~2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市区人体舒适度在5~8级(较舒适和舒适级)的天数,并将其细化到一天中的清晨8时、中午14时、晚上20时和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出现时人体的舒适度,反复对市区一天中早晨、中午、晚上和最热、最冷时的人体舒适程度进行详细论证。结果表明,市区全年凉爽舒适级以上的时间为天以上,占全年的43%~54%,舒适级的时间为67天以上,占全年时间的18%~33%。市区夏季至初秋人体感觉凉爽舒适以上的时间达天以上,占这一时段总天数的86%~93%,舒适的时间为50天以上,占这一时段的43%~76%。夏季让人感觉凉爽舒适的时间占86%,傍晚时人体感觉舒适的时间为93%。7、8月份一般是一些“火炉”城市酷热难熬的时候,却是钟山区最舒适的月份,人体感觉凉爽舒适的时间在93%以上。

论证和结论

“中国凉都·六盘水”课题组收集本地、外地的气候环境资料,开展紫外辐射、负离子、晴空状态下的探空等观测,依托气象、环保、医学科技成果,分析、整理并提出市区“凉爽、舒适、滋润、紫外辐射适中”的夏季气候优势;对比分析空气质量,佐证“凉爽滋润、清新疗效”的城市环境,论证“中国凉都·六盘水”的旅游气候资源和人居环境。论证结果表明,六盘水兼具“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辐射适中”的气候特征。

对市区~0年气候资料分析表明,区境内六月平均气温18.3摄氏度,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只有19.8摄氏度,8月平均气温19.2摄氏度,历史上的极端最高气温31.2摄氏度,没有天气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季。对人体舒适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区境内夏季86%以上的时间人体均感觉到凉爽舒适。其中7月、8月是区境内最舒适的月份,93%以上的时间人体感觉凉爽舒适。

区境内6月到8月的平均相对湿度都在83%左右,既没有酷热干燥的痛苦,又无潮湿闷热的难受,反而与暖人的气温、和煦的微风共同构成了凉爽滋润的独特优势。

区境内0~3年全年达到优和良的天数由85.8%递增到96.7%,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一级标准,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酸雨率连续3年为零。负离子观测表明,市区的平均负离子浓度为个/立方米,极大值个/立方米,空气质量清新宜人。市区海拔米左右,森林植被良好,空气清新,兼具高山气候和森林气候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气候疗养作用。

由于市区上空经常有厚达千米的高湿度云层,晴天日数较少,地面湿度大,所以尽管市区海拔较高,紫外辐射也比同等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弱。年夏季实测的市区紫外辐射瞬时最强值为32瓦/平方米,相当于三级紫外强度(根据中国气象局紫外指数分级),处于中等。

申报过程

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凉都”品牌。市气象局于年3月28日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凉都·六盘水”在气候和地理位置方面的七个定性优势——紫外辐射适中,有利于身体健康;长年无夏,气候宜人;夏季滋润;兼具高山气候和森林气候的特点,利于治疗疾病;近十年变暖趋势明显,气候资源优势更显突出;与国内有代表性的避暑胜地相比,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的书面分析材料。

年3月31日,市委召开第九次常委会议,市气象局在会上专题汇报以上七个定性优势。常委会议确定“凉都·六盘水”的提法,决定由市气象局、市环保局、市卫生局等组织课题攻关,为打造“凉都”提供科学佐证,市有关部门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年5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集气象、环保、卫生等专家分课题组讨论各组项目及任务、进度和要求,各分课题组按分配的任务、要求、进度开始工作。

年7月15日,市气象局向市政府提交初步的定量结论——六盘水市中心区夏季“凉爽、舒适、滋润、紫外辐射适中”的“凉都”地位已经确定无疑,这一结论为年的首届凉都消夏文化节提供了决策依据。

年6~11月,开展“六盘水市中心区紫外辐射观测”实验、“六盘水市中心区高空湿度探测”实验、“六盘水玉舍森林公园、中心区负离子对比观测”实验。收集近年六盘水、贵阳、昆明的气候、紫外、空气环境质量等历史资料,对国内个站点30年气象资料及17个著名旅游景点站点详细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提出了3个实验报告结果。年12月,课题结题。年5月,省气象局副局长张书余指导“凉都·六盘水”论证审定会前期有关工作,课题组就“凉都·六盘水”的唯一性论证进一步开展准备工作,确定“中国凉都·六盘水”的提法并作为争取通过审定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同意委托中国气象学会进行“中国凉都·六盘水”高层次论证审定会。

年5月,市气象局开展对中国气象学会的公关工作,中国气象学会同意组织专家学者对“中国凉都·六盘水”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审定。课题组着手工作报告、实验报告、成果报告及附件的标准化编写和汇报多媒体的制作。7月,工作报告、实验报告、成果报告及附件装订成册报中国气象学会。

年8月9~10日,市委宣传部部长袁仁庆、副市长罗贤能率领市气象局朱德贵、刘杰,市环保局黄亚萍组成的技术组,市日报社文向东、市电视台王鹏升、阎焕卫组成的新闻组,市委宣传部李黎、市政府办花照林组成的后勤组先后到达北京,参加中国气象学会组织的“中国凉都·六盘水”高层次论证审定会。

年8月12日下午,中国气象学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对“中国凉都·六盘水”进行专题论证评审。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大气所研究员、院士陶诗言,中国气象科学院教授、院士陈联寿,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苏福庆,中国旅游出版社编审殷钰、范云兴,中国环保总局巡视员、高级工程师牟广丰,中国环境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周志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祥德,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正高级工程师张书余,中国气象学会副秘书长、副编审庄肃明等资深专家、学者组成,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黄嘉佑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市委宣传部部长袁仁庆,副市长罗贤能,市长助理、北京办事处主任徐光毅出席论证审定会。

专家委员会听取了市气象局局长朱德贵关于“中国凉都·六盘水”课题组的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就报告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进行质询。中科院资深院士、气象学界学术泰斗陶诗言先生在审定六盘水市提交的有关材料后作了书面发言。经过多轮针对核心问题的质询后,专家委员会认为,“中国凉都·六盘水”课题组从大气、气象、环保、医疗等方面进行的论证,充分阐明了六盘水市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辐射适中”等独树一帜的气候特点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论证缜密,方法得当,论证结论科学可靠。专家委员会认为,六盘水市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辐射适中”,可称为“中国凉都”。

年8月12日,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颁发证书:经中国气象学会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贵州省六盘水市可称为“中国凉都”。

年8月18日,六盘水市政府在贵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六盘水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

凉都编入教科书

7年5月,贵州省德育指导中心对《中国凉都——六盘水》一文考察初审,在全省专题研讨会上讨论通过后送全国《德育》教材委讨论,全国德育专家组评审通过,《中国凉都——六盘水》入选《德育》教材。

《德育》教材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组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册为第四版全国高中一年级《德育》教材,《中国凉都——六盘水》被编在教材第15课。

“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听说过中国有‘钢都’、‘铜都’、‘锡都’、‘瓷都’、‘陶都’,可你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凉都’吗?是的,它就是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国第一个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这段话被醒目地放在了《中国凉都——六盘水》一文的最前端,该文共分为“无夏的城市”、“雄奇富饶的山川”、“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三个部分,文中包括“气候宜人的六盘水”、“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布依人家”、“六枝梭戛长角苗支系以木角为特征的服饰”等5幅插图以及小资料“六盘水的夏季气候特征”等,文章数据详实,介绍了凉都六盘水的气候特征、旅游景点和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摘自《中国凉都》马永超,图片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