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盘水看丰收喜悦希望在田野天眼新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https://m.39.net/pf/a_4793199.html

新闻提示:
  地处乌蒙腹地的六盘水,层峦叠嶂,山石相伴。过去,农民在贫瘠的土地里“刨食”,“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循环往复。
  春风起,在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六盘水深学笃用“八要素”,落实“五步工作法”,走出了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路。
  “调减”与“替代”、“种植”与“增值”,厚植绿水青山,拓宽了六盘水农业产业的道路,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秋意浓,万物收,季节落笔在凉都大地,从一杯早春茶的青翠,到一枚猕猴桃的红心、一山金色的刺梨、一片黄色的稻谷,笑脸和丰收的农特产品酿成甜蜜,交织成丰收美景。
  金秋,土地正以五彩的收获礼赞回馈勤劳的人儿,喜悦从田野溢到心田,土地也迸发新活力,秋意起万物收,桃黄果熟正当时,希望之果正在凉都的田野。

六枝特区万亩水稻待丰收 陈秀峰陈国云 摄

硕果盈盈处喜看丰收绿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而耕地“高、少、碎、瘦”将六盘水农业生产“先天”不足显露无遗。
  在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六盘水聚焦高质量发展,不以自己的短处来博别人的长处,“精耕细作”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把附加值低、效益低的传统作物“调减”下来,将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优势产业布下去,土地“吐故纳新”,长出“新滋味”。  
  六盘水明确低海拔区域、高海拔区域及沿北盘江高海拔、日照区域等各发展重心,明确猕猴桃、刺梨、蔬菜、早春茶等优势产业,田野响起丰收的鼓点。

水城县猴场乡猴场村的村民抢先尝了一口“鲜果”。
  年,水城县从四川引进红心猕猴桃在猴场村试种亩,三年后,这批猕猴桃陆续挂果,品质好过原产地,受消费者热捧。
  红心猕猴桃迅速以燎原之势从猴场乡铺展到米萝等乡镇,形成“百里猕猴桃长廊”,水城县厚植绿色,种植11.2万亩猕猴桃,今年挂果面积约5.5万亩,预计产量2.25万吨,产值可达8亿元。
  九月初始,丰收已现。
  六盘水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20.08万亩,亩以上集中连片需建设灌溉设施的猕猴桃产业基地共25个2.76万亩,今年预计产量2.5万吨。
  硕果盈盈处,喜看丰收绿。  
  猴场村十五组村民黄吉永采摘正忙,接到‘老顾客’预定猕猴桃的电话,忙中带乐:“丰收后要买轿车呢!”

贾西村刺梨基地迎丰收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魏容摄

枝头秋意闹满山尽金秋
  红火火的日子,有绿的希望,更有金灿灿的鲜亮。  
  “装车咯!”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的宏财盘江天富万亩刺梨基地里,声声吆喝唤醒了秋。

枝头刺梨金灿灿,勤劳的乡亲戴着胶皮手套将丰收打包,产业道路上红色编织袋装满了刺梨果,甜香溢满山间。单次能载10吨的大货车,来回城间与乡土之间,运输山里的金秋喜悦。
  年以来盘州市新增刺梨37.27万亩,累计种植达58.8万亩,打造了21个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六盘水市刺梨种植铺展到.48万亩。
  耐旱耐脊薄,保水保土的刺梨让瘦弱的大山从荒原变成了“资源”,点燃了农人对土地的热情。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指导、良种良法……深入田间地头专研种植管护,水城县野钟乡的老组长刘思启成了“土专家”,78岁的村民邓吉栋成了“刺梨王”,丰收下,农人不止低头勤种,也抬头探路。  
  希望在山间升腾。乘着金秋,六盘水5吨刺梨果汁出口到法国,优良的品质成为“敲门砖”,搭乘农业创新、一带一路、黔货出海的东风,疫情防控下,绿水青山实现蜕变,以丰收迎接世界舞台。

六枝特区万亩水稻待丰收 陈秀峰陈国云 摄影

 稻菽千重浪颗粒待归仓
  在六枝特区牂牁镇,一边是壮丽牂牁江映照巍巍重山的秀丽风景,一面是“绿装”铺就的水果产业链,外乡人杨田守着百果园,百香果、芒果次第丰收,盈盈秋水涤荡着幸福涟漪。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共计发展水果种植7.22万亩,时下,猕猴桃、刺梨、百香果等正依着时节迎来秋收。  
  瓜果飘香处,麦穗入画来,九月秋风下,六枝特区万亩稻谷荡漾如海,农人辛勤的双手如画笔,抹下黄澄澄的稻田景色,围绕农家别院,秋高气爽一片斑斓,传承千年的农耕守望中,现代农业的结合,造就了另一番春华秋实的丰收。

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有机稻种植基地里,低垂的稻穗,预示着红米的丰收。
  从村民的小户种植,到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下,一条有机农业发展的新道路开始在月亮河乡缓缓铺开,紧密相连的规模化产业发展转变,让农田的采收落成生活的乐曲。
  培育、生产、加工与销售渐成体系,合作社种植的水稻成功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月亮河乡的有机水稻逐渐声名远扬,每年还未收割便有人闻名而来,月亮河红米成为抢手货。
  今年六枝特区的种植的11.01万亩水稻,包含有机红米、糯稻、香稻、羹稻,秋风过处,稻穗弯腰,万亩金黄稻谷将全面收割,颗粒归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目前,六盘水猕猴桃、刺梨等优势特色产业达.34亩,建有千亩以上集中连片产业基地个,省级农业园32个,产业革命成效初显。  
  无论是“一颗红心走天下,万般弥意醉生活”的红心猕猴桃,还是摸上去扎人、吃起来养人的“维C之王”刺梨果,“喝着喝着,春天就来了”的早春茶,“凉都三宝”在凉都大地长成一张名片,山地特色还在继续铺展,食用菌向上生长、葡萄散发香甜,凉都金秋五彩斑斓。

钟山区保华镇海螺村小康菜园丰收 钟山区文联供图

看万家烟火希望在田野
  在万千烟火处,农家边角经济里,一枝一叶的丰收,为秋增添诗意。  
  “小康菜园千家美,错季瓜果四时鲜”,在钟山区保华镇海螺村农家门口对联书写的既是一季丰收过去,另一季的丰收紧凑衔接的时令,也是播下农家烟火,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六盘水实施“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建设工程下,小康菜园建设,丰富“菜篮子”以瓜果蔬菜点缀乡村颜值,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建设成可观可赏、宜居宜游。
  乡村里,棚架,小庭院、小菜园栅栏伫立而起,葡萄、棚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棚架,豆角采收,蔬菜种子紧凑播撒,秋雨滋润下,幼苗生长。
  海螺村村民汪进福在秋天不仅收获着瓜果,还在寨子里开起了第一家烙锅店,在丰收的季节里,生活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庭院丰收尽是烟火与诗意。
  秋看万山红遍,在凉都六盘水,丰收不止漫山遍野的刺梨香甜四溢,不止万亩猕猴桃基地硕果累累、万亩稻穗摇曳、房前屋后千家万户小康菜园丰收甜……
  人寿年丰,念天下丰裕同此凉热,希望在田野。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魏容

编辑陈江南

编审马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