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停步,发展不止步。翻开六盘水的历史答卷,一幅幅美景、一组组数字、一个个故事,记录着凉都人民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见证着人们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六盘水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六枝、盘州、水城相继退出贫困县序列,六盘水所有贫困村出列,60.3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以沪昆高铁、安六高铁通车为标志,六盘水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
“十三五”时期,六盘水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
回首来路,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渡、寥廓江天的浩荡和豪迈。展望未来,六盘水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奋进新时代、跃步新征程。
刺梨采摘季,丰收洋溢的喜悦洋溢在农户脸上(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脱贫路上,足音铿锵!
一路走来,六盘水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掷地有声地兑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庄严承诺——
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年排名全省第一;农村产业革命成果丰硕,以“凉都三宝”为重点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万亩;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三变”改革持续助农增收。
“十三五”规划的11.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建成“组组通”公路公里;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和4G网络全覆盖;累计解决.4万农村人口供水问题,农村全部达到“饮水不愁”的标准。
经过5年合力攻坚,3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实现43.98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市提前一年整体摆脱绝对贫困,书写了贵州脱贫攻坚的六盘水精彩篇章。
位于六盘水市市中心城区的“三线”文化创意小镇一景(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转型升级,振翅起飞!
绿色打底,创新作笔,地处乌蒙山间的六盘水,在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中更是走出了一条“漂亮”的工业转型路线。
行至工业园区,氢能源、物联网、玄武岩纤维……一个个新兴产业落地生根,催生新动能,形成新业态。
置身山水之间,梅花山、乌蒙大草原、野玉海……一片片星罗棋布的美景,描绘出多彩多姿的景致,蔓延出无限的生机。
从“一业独大”到“多业发展”,从“灰头土脸”到“山清水秀”。转型升级,对于六盘水而言,彰显出的既是老工业城市升级“再出发”探索出的新路径,更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蹚新路”积累出的新经验。
“十三五”时期,六盘水转型升级发展的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产能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累计释放优质产能万吨/年,正常生产煤矿实现“两化”改造全覆盖;谋划推进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省内第一条无水染整生产线建成投运,省内第一个制氢工厂开工建设,形成省内链条最完整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
从地下到地上,从“冷资源”到“热资源”,从做足“煤炭”经济到做好“山水”文章,六盘水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升级之路,构建了“生态与发展、致富与美丽”共生共荣的新格局。
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改革创新,破局前行!
一直以来,六盘水在思考城市发展路径的同时,不断拓展开放视野,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始终坚持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打通对内对外开放的经脉。
回顾六盘水发展历程,一个个诠释着开拓创新、履职尽责坚实足迹的“高光时刻”光彩熠熠——
被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三变”改革8次写入中央文件;盘州撤县设市,水城撤县设区,六盘水高新区挂牌成立;水城、盘北和六枝经开区获批全国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六盘水海关成立并实现通关;连续举办三届物联网高峰论坛、两届六盘水工业产品产销对接会,妥乐论坛上升到省级层面举办……
六盘水以“有限空间”谋“无限发展”,亮出了一份厚重的“成绩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品质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发展的支撑力和后劲显著增强;民生福祉明显改善,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显著提升。
一路风雨一路歌,凉都大地写华章。万凉都儿女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贡献六盘水力量,书写精彩答卷。(相关报道详见9版)
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六盘水踏上新时代新的长征路。
回望来路,六盘水有理由激动和震撼,骄傲和自豪。
一路走来,一路考验,一路挑战,一路艰辛。面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决胜脱贫攻坚、落实“六稳”“六保”、加快复工复产、抗御自然灾害、防范重大风险等一道道“必答题”“加试题”,一场场“保卫战”“攻坚战”,六盘水狠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部署落实,统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重重考验中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在历史性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成绩的背后,体现了六盘水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力度,展现了立足市情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维度。
六盘水全市干部用实干践行初心,用担当承载使命,与全市人民群众勠力同心、排难而进,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厚的为民情怀,闪耀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上。一张张百姓舒心的笑脸,映衬出最暖最亮的民生答卷!
进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面对新的使命,六盘水将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
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六盘水以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为“十四五”发展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展望“十四五”光明前景,我们豪情满怀、无比期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定珲屠琪
编辑何涛编审杨仪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