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5/5788521.html尊敬的家长:
您好!
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将至,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如下:
一、放假时间
4月3日(周日)至4月5日(周二)
二、返校时间
4月6日(周三)正常返校上课。
三、温馨提醒
1、当前,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多链条传播态势,防控形势严峻。为避免清明期间因人员流动、聚集引发疫情传播,建议非必要不离开钟山区(如特殊情况离开,一定要向班主任报备,填写外出报备表,返回后填写返六报备表),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学生返校前向学校反馈学生和共同居住人的行程码。
2、倡导文明安全祭祀。不参与集体公祭、家族式大规模扫墓等聚集性活动。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祭祀方式,通过网上祭奠、线上献花、书写寄语、居家追思等方式缅怀先祖,寄托哀思。树立文明祭祀新观念,遵从疫情防控要求,践行节俭、移风易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
3、注意用火防火。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野外农事用火、祭祀用火及生产生活用火明显增加,火险等级上升。若发现火灾等火情,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规定严禁动员中小学生及幼儿参加扑救抢险行动,遇有自发扑救的情况,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加以阻止,以防发生不必要的学生伤亡事故,并且立即拨打。
4、注意出行安全。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不使用成人手机开启并骑行共享单车。
5、做好疾病防护。要注意做好春季传染病疾病的预防工作,如:新冠肺炎、流感、麻疹、流脑、肝炎、手足口病等;出门必须戴口罩,回家立即洗手,开窗通风。
6、生活处处皆教育,娱乐学习两不误。假期里,引导孩子了解关于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待人接物文明有礼;也可让孩子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自己的劳动习惯。
为了孩子的平安与健康,让我们家校携手,助力成长!
祝阖家幸福、万事顺意、健康平安!
六盘水市第二十四中学
年3月30日
清明节习俗
荡秋千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也叫探春、寻春等,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插柳
插柳是一种民俗习惯,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_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