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可能是餐桌上最容易遭人嫌弃的食材之一。
或许很多人都有过把姜看成肉吃进嘴里的体验,这块带有特别馨香和辛辣的“肉”,在牙齿毫无顾忌地咬下的一瞬间,让不少人面露难色,这都是它体内的芳香挥发油以及姜辣素成分所致。
姜的辛辣和气味时常把人劝退摄图网
这种体验虽然让人不悦,但人们又深知它的重要性,很多菜肴,尤其肉类,如果没有姜,可能会失色不少。所以,在中国人的厨房里,姜几乎不会缺席,也由此,它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已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镜率最高的是自然成熟后*皮*肉的生姜,其次则是外皮略皱,颜色略深,风味更显浓郁浓烈的老姜和姜母,再就是在部分南方市场能见到的粉白水嫩的嫩姜,也叫仔姜。无论它们的形态如何不同,但它们都是同科同属(即姜科姜属)的姜,这也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
我们常说的生姜其实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摄图网
不过,放眼整个中餐界,姜的使用似乎并非“一家独大”,有人可能已经吃过、见过或听过其他“姜”种,比如沙姜、良将、姜*等,它们又是何方“姜”物呢?这就给大家盘一盘食材界的“姜氏家族”。
姜花图虫创意
姜科植物在全球共有52属,多种,在中国境内则有21属,多种,其中常见于厨房烹饪的除了生姜外,便是沙姜、良姜、豆蔻、草果等,它们均为姜科植物,只是不同属。
沙姜图虫创意
沙姜,因耐旱耐瘠又怕水浸而得名,别名山奈,山奈属植物,主要食用其根茎,与生姜长得较像,外皮有圈状纹路,断面细腻光滑,含有龙脑、樟脑油脂、肉桂乙醇等挥发性成分,气味特别,常见于粤菜中,尤以白切鸡的蘸料为其代表作。
良姜,分小良姜和大良姜(又叫南姜),山姜属植物,以根茎为食材,外表颜色多为棕色或*褐色,同样含挥发性成分,香味浓郁,偏向桂皮香,但也微苦,常作原料被用于五香粉、十三香的制作中,潮汕地区还会用它来卤鹅、鸭等。
干良姜摄图网
草果,豆蔻属植物,主要采其紫红色的鲜果为原料,晒干后成深褐色香料,具有浓烈的芳香味,并且没有姜辣素,因此只香不辣,常见于西南地区菜肴中,一般用于与肉类同烹,去腥增香。
草果摄图网
白豆蔻,豆蔻门派中的一员,与砂仁容易混淆,是豆蔻属植物,主要以它的果实为食材,晒干后使用,不过它的提香能力偏弱,时常需要与其他香料共同搭配使用,同样常见于肉食的烹饪中。
白豆蔻摄图网
另外,再附赠两个不常见的家族成员给大家认识——姜*和阳荷。姜*为姜*属植物,以其根茎为食材,外皮与生姜相差不大,但肉色为橙*色,具有木香、果香等馥郁香气,通常是晒干磨粉使用,其实就是咖喱的主要原料。中国地区主要栽种于西南地区。
姜*摄图网
阳荷对很多人来说更为陌生,但它可是姜属植物,与生姜算是最亲的成员。主要以紫粉色,像荷花花苞的果实为食材,香味虽然不浓烈,但暗藏挥发性芳香,一般以水煮或火烤的方式加热熟化后凉拌食用。
阳荷图虫创意
关于姜的起源地的讨论,相关研究者一直在努力拨开迷雾。从它的生物学特性上来说,它来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可能性最高,目前已知的说法是中国、印度、马来半岛地区均有可能是姜的诞生地。
*姜华夏风物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看,姜在中国生活中现身的年代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前年),孔子曾在《论语·乡*》中提过“不撤姜食”的说法,可知,姜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同时期,《左传》中也有“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的记述,其中“脩”是一种加姜、桂制成的肉干,可见当时姜已作调味品被人们使用。
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作食材使用摄图网
战国后,关于的姜的文字记录也越来越多,其中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还有“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算是点出了当时姜的种植已初具规模及其主要产区。
成熟的生姜通常在11月可收获摄图网
另外,在考古方面,位于湖北荆州的江陵楚墓(望山二号墓)曾出土外形完整的生姜,这不仅从另一面说明了姜在中国现身的历史已上千年,同时也指出了姜极有可能出自长江流域地区。由此判断,姜并非是印度或马来半岛的舶来品,毕竟那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与这些地区往来通商。所以,中国可作为姜的原产地之一。
作为一种喜欢温暖、湿润,但又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的植物,姜对环境的“矫情”程度使它无法遍布全国,因此在中国境内,生姜种植区主要划分为南北两大阵营,北方以山东为核心组成中东部种植区,南方则以西南地区为主。
姜性喜温暖,不耐寒冷摄图网
每年从9月开始,各地就陆续进入生姜采收季,尤其到11月份,姜农才开始真正的农忙。到年,中国生姜种植面积已超万亩,仅次于印度,但产量则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生姜主产区主要分为9个:山东、云南、湖南、贵州、广东、安徽、四川、河北和其他地区。
中国各地生姜一览图华夏风物
姜虽然无法全国大面积栽种,但它的身影却是遍布全国餐桌,以芳香与辛辣抢占一方“饮食市场”。
山东地区可谓葱姜蒜的种植“胜地”,除了葱蒜榜上有名外,姜在此地的种植也是全国第一。
莱芜生姜种植基地迎来采收季图源网络
位于潍坊市南部的安丘,这里不仅是“葱乡”“蒜乡”,还是“姜乡”。市内山湖遍布,水系发达,地处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光照充足、雨热同期,还有透气性好的土壤,给生姜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因此安丘大姜块大丝少,肉质紧实,辛辣和香气也表现不俗,难怪可以成为“国标”产品。
安丘产的姜以块大、肉感十足著称摄图网
同样具有“国标”光环的还有产自河南博爱的怀姜。博爱县是焦作市下辖县,地处豫西北一带,这里在明清时期被称为“怀庆府”,所以此地出产的姜便有“怀姜”的叫法。
怀姜种植地图源网络
作为本地值得骄傲的代表物产,它的栽培历史据说已有上千年。其实*河流域地区在那时,气候还是十分温暖的,并且拥有繁茂的亚热带植被,拥有千年种植史也不足为奇。
作为中国生姜的起源地带,长江流域一带不仅培育出优秀的生姜品种,同时这里吃姜也十分巧妙。
南方地区常见的嫩姜摄图网
来自安徽的铜陵白姜,以汁水充盈,鲜甜爽脆,辣感微弱的特点出道,算是姜氏家族中的另类成员,几乎快被归到水果圈了。
在当地,做常见的吃法除了生食外,就是简单腌制,仅需白糖和白醋就能把它变为酸甜可口的开胃小食,对本地人来说,不管身在何处,身边只要有一罐腌制的白姜,就能让人心安。
铜陵白姜图源网络
在邻省的浙江金华永康市,因坐拥著名风景区五指岩而让出产于这里的姜也被冠以“五指岩生姜”的称谓。
这个姜形状呈扇形,肉块排布紧密,味道辛辣,既适合鲜食,也适合制成干姜。不过,谈及浙江吃姜这事,绕不过的便是台州,本地人可谓把姜吃出了花样。
台州姜汤面图源网络
以猪肉、茭白丝、平菇、鲜虾、蛤蜊、豆腐皮等食材煮成的姜汤面,鲜香辣暖,抚慰人心。还有姜汁调蛋,取老姜榨汁,缓缓倒入打匀的鸡蛋液中,再添入些许红糖,放入蒸锅蒸制,若是再点入*酒,简直醇香诱人。
托口生姜图源网络
此外,在湖南、湖北、江西各地,也分别拥有各自的生姜代表品种——托口生姜、来凤凤头姜和兴国九山生姜。
再往南一些,吃姜的氛围感也不弱。福建闽南地区的姜母鸭,一样把姜吃得喧嚣热闹,整个锅里除了鸭肉外,便是难以计数的姜片赫然显现。
在烹制过程中,姜母的香气和辣味早已渗入肉中,加上麻油的点缀,以及各式香料、调味品的辅助,整锅鸭肉馥郁芳香。当然,在泉州,本地人自然选自产的大铭生姜烹制。
姜母鸭图源网络
隔壁的广西同样也出产不错的生姜,桂林全州县的石塘生姜便是知名特产,本地人主要采收它的嫩姜为食,表面水润,肉白细腻,无论是腌制或炒食,其鲜脆或辛辣都能唤醒人的食欲。
众所周知,姜是老的辣,可是在西南地区,以川渝为首的食客掀起“嫩姜”风潮,在这里,人们更爱称它为“仔姜”。四川的“姜代表”也不少,像泸州地区的牛滩生姜,还有颇有特点的千佛竹根姜等等。不过更具代表的则是姜肉仍水亮白嫩的“仔姜”,只要种姜的地方基本在7月就可“先下手为强”。
水嫩仔姜摄图网
仔姜到手后,四川人一般会用盐和朝天椒进行联手腌制,本就脆嫩清甜的仔姜经过处理后,口感更为鲜甜爽脆,下饭或炒菜都十分适合。尤其在自贡地区,仔姜兔、仔姜牛蛙已是网红菜品,酸甜辣的复合味型,让人一口难忘。
仔姜兔图源网络
泡姜的处理方式在贵州地区一样存在。不过,这里因为地处高原,除了常见的生姜品种外,还有一种偏爱高山环境的小*姜,块头较小,但肉色更*,辣度更强,尤以产自六盘水水城县的水城小*姜更为知名。
每年11月,本地姜农便下地采收,从略微潮湿的泥地中挖出小*姜,因为辛辣浓烈,常被用来与肉同烹,去腥提味,表现更佳。
罗平小*姜迎来丰收季图源网络
同样,在云南罗平,当油菜花田还在“沉睡”时,这里的小*姜已经“躁动不安”。罗平小*姜,水分含量不多,但姜辣素比普通生姜要多一倍,所以姜味浓郁,辛辣十足。也因此,每年丰收后,部分小*姜流通蔬菜市场,部分则用于药用和研究。
姜的浓郁香气和激烈辣感,不仅给人带来了舌尖上的喧闹感官世界,还让它拥有了既能作药材也能作食料的双重身份。这个从东方走向世界的食物,尤其在餐饮中的表现,无疑让不少人都“舌尖”一亮,在挑逗刺激着各方食客味蕾的同时,也把藏在其中的饮食文化一并输送出去。
本期话题讨论:你最喜欢的姜料理或姜味美食是什么?
参考文献:
[1]吴德邻,《姜的起源初探》,.[2]李叙申、秦民坚,《中国姜科药用植物资源》,.[3]五次方物语,《12种姜科的辛香料,你用过几个?》,
文丨夕酉
图片编辑丨小虎
百科编辑|榛榛、琦卜
封图丨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