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六盘水农业发展的一样与不一样
TUhjnbcbe - 2023/7/26 20:09:00

红心猕猴桃丰收,群众喜上心头。 李涛摄

地处乌蒙腹地的六盘水,层峦叠嶂,山连着山,石贴着石,土地贫瘠。过去,农民在山林田土里“刨生活”,却依然走不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发展桎梏。
  近年来,六盘水围绕产业“八要素”,落实“五步工作法”,在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中,探索六盘水农村产业的“难为”与“可为”、“调减”与“替代”、“种植”与“增值”,推动农业产业大步走,产业革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难为”与“可为”,一样的条件,不一样的“逻辑”
  素有“江南煤都”美誉的六盘水,农业一直都是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农业生产条件“高、少、碎、瘦”——
  海拔高,1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大部分海拔在至米之间,许多农作物难以适应生长,有些农作物要么不能结果,要么产量低,要么品质不高。
  耕地少,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了97%,万亩耕地中有47%为25度以上坡耕地。
  地破碎,可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亩以上坝区49个、面积7.2万亩,均为全省最少,分别仅占全省的2.8%和1.7%,耕种地分散破碎。
  土贫瘠,喀斯特地貌占国土面积的63.2%,土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地表有很多裂隙、竖井等,地表水很容易转化为地下水,导致地表缺水,且土地受到破坏后很难恢复。
  条件差,发展就滞后。
  多年来,六盘水的农业发展一直被“圈”在这“支离破碎”的土地上,难以作为。
  经济要科学发展,产业必须要均衡,特别是基于基础地位的农业,是不可或缺的板块。
  可在农业生产条件“高、少、碎、瘦”的情况下,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六盘水面前的一个难题。
  解决问题的法宝,正是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从零起步,六盘水于“难为”处“可为”,一方面,将荒山荒坡加以改良,地上大力推进农药、化肥等减量增效,保护土壤环境;地下通过增加土层、增施有机肥等方式,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另一方面,选择适宜荒山的农作物,变荒山贫瘠之地为千顷良田。
  水城县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也是我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7.34%。早前,营盘因地处深石山区,地里刨食的山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劈石抠土、靠天吃饭。
  如何帮助贫在“农”上、困在“山”中的乡亲们摆脱贫困?营盘乡就是从“难为”中“有为”——变传统农业劣势为山地特色农业优势,向土地要效益。
  山高坡陡意味着地势高差大,.2米的海拔落差造就河谷热、高山寒,立体气候显著;纯农业乡镇,意味着空气洁净、水质干净、土壤无污染;石漠化发育,意味着土壤多为酸性。
  猕猴桃被誉为“百果之王”尤为适合种植在气候湿润,海拔米以上、1米以下酸性土壤区域。
  这两年,营盘乡相继流转米以下较肥沃的缓坡地亩用于发展猕猴桃产业,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化“劣”为“优”,不仅让猕猴桃这样的长线产业成为营盘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有力保证,还推动着中蜂养殖、桃花蛋鸡养殖、温氏养猪、食用菌产业基地等“四短”产业强势崛起,增收致富。
  于“难为”处“可为”,营盘乡向土地要效益硕果颇丰。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全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实现贫困人口户人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至户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8.58%。
  螺蛳壳里造出“新天地”,同样的条件,不同的思维“逻辑”,迸发出了令人惊喜的成果。
  “调减”与“替代”,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滋味”
  耕地“高、少、碎、瘦”的特征呈现出的是六盘水农业生产的“先天”不足。
  “先天”不足,让“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一度“进退维谷”,在“唯粮是农”的思想束缚下,土豆、玉米等传统作物增产不增收,地里刨食的农民腰包依然干瘪。
  “有舍才有得,有退方能进。”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明表示,只有坚决把附加值低、效益低的坡耕地籽粒玉米等传统作物“调减”下来,将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布局“替代”推进,才能让土地长出致富“新滋味”。
  稳粮基础上扩经,这是六盘水人围绕“进”与“退”达成的共识——“退”不是撤退,而是以退求进;“进”不是冒进,而是以进固退。
  跳出传统农业思维定式,六盘水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走产业化、差异化的山地特色农业路子。
  由此,产业结构“调减”与“替代”,在凉都大地“环环相扣”长出“新滋味”。
  “调减”,在“退”上发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快”调整,六盘水瞄准附加值低、效益低的坡耕地籽粒玉米,与群众算好成本账、增收账,今年调减籽粒玉米50.96万亩,占任务数的.92%。
  “替代”,在“进”上用功,做好产业布局的“慢”思考。六盘水明确低海拔区域、高海拔区域及沿北盘江高海拔、日照区域等各发展重心,明确猕猴桃、蔬菜、早春茶等优势单品产业。目前,全市特色产业面积达.99万亩。一“退”一“进”间,蕴含着“有舍才有得”的发展新机。
  处于亚热带河谷气候的水城县发耳镇,历史上因为“天然温室”下作物早熟而抢占了市场的先机。近年来,重拾农业发展的发耳镇瞄准的不再是过去的玉米包谷,而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朝着“升级版”的现代农业迈进。
  小小的杨梅树,在发耳镇就迸发了令人惊奇的“实力”——亩杨梅树,覆盖农户余户,预计产值超过万元,户均收入达1.5万元以上。
  一颗杨梅带来的“甜头”让发耳镇的群众第一次感知产业结构调整的幸福。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让发耳镇对产业结构调整,“种什么,怎么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地干部清晰地看到,六盘水境内精品水果少,优质水果大多靠外省调运,而发耳镇亚热带河谷气候,最适宜水果生长。
  将玉米“调减”下去,将经果林“替代”上来,这就是发耳镇最新的选择。
  蜂糖李和樱桃,这两个近年来在省内“异*突起”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也已经“落户”发耳,分别种植了亩蜂糖李和亩樱桃。单单去年挂果的亩樱桃,产值就超过万元,价格最高的时候,一筐5斤重的樱桃就卖到了元。
  玉米“退”出去,致富路宽起来。
  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在“刺梨专家”聂德友的带领下,舍去玉米种植刺梨3.12万亩,覆盖8个村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创造就业岗位个,稳定脱贫户人。
  在六盘水,玉米地“退下去”,经济作物“种起来”。有着“天下第一椿”称号的凉都红香椿,享誉省内外的保田小*姜、为人民小酒“配套”种植的红高粱……一个又一个经济价值更高的产业正取代玉米,成为群众眼里的“新宠”。
  “舍”去玉米等低效作物,“得”到的是群众一张张脱贫笑脸,年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9.85万人,平均每亩收益元,比种玉米每亩多挣元。
  “舍”去“以粮为主”传统农业思维,“得”到的是产业结构更好更顺更优,年六盘水市一产增加值增速6.9%,位列全省第一,粮经比从年的51∶49,调整到年的30∶70。
  “种植”与“增值”,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身价”
  凉都大地上,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个个产业如雨后春笋涌现。
  农村产业四面开花,却没有驰名品牌,折射出六盘水农村产业小、散、弱的特征,农产品“不成规模,难成大器”。
  19年前,一批从四川引进的红心猕猴桃“惊动”了猴场乡,年这批猕猴桃进入盛果期,品质胜过原产地,一经上市即被抢购一空,“惊动”了六盘水。
  一时间在六盘水名声大振的红心猕猴桃,却在走向市场时“跌”了一跟头——一年的产量还不够人家一个月的销量,不成规模,猕猴桃产业难以发展起来。
  彼时,扭转六盘水农产品“不成规模,难成大器”的现象迫在眉睫。六盘水清醒地认识到——把握好农村产业革命“种植”与“增值”的产业路径选择,瞄准消费需求,制定质量规范,强化示范引领,大力推动特色优质农特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才能让小产业汇聚起大能量。
  基于现实考量,六盘水将发展目光紧紧锁定在依托现代科技,坚持质量兴农,延长产业链条、深耕精深加工,探索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上。
  “量”上求破,以猕猴桃产业为例,制定《六盘水市水果产业先行区示范区建设方案》,意欲壮大优势单品规模;出台全省首个猕猴桃市级地方标准体系《六盘水市猕猴桃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成水城润永恒猕猴桃物联网基地。目前,该市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0.08万亩,形成了5个万亩猕猴桃基地和勺米至猴场百里猕猴桃产业带。
  “质”上求升,以刺梨产业为例,选育优良品种,全力打造刺梨产业全产业链,涌现出刺梨深加工企业4家,规划年加工能力68万吨,占全省规划加工总能力的76.49%,开发延伸产品30余种。目前,该市刺梨产品已申请知识产权专利项,授权78项。
  “量”与“质”齐头并进,六盘水农村产业革命的“种植”与“增值”的产业路径选择行之有效——
  年,进入盛果期的猴场乡红心猕猴桃,点燃了六盘水大规模种植猕猴桃的“第一把火”;
  年,一条集“生态、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百里猕猴桃产业带”亮相水城县;
  年,吨六盘水优质红心猕猴桃走出国门,“登陆”俄罗斯;年,吨鲜果出口中东地区。
  小小一颗猕猴桃,不断在凉都大地开花结果,连接起山里的村民与山外的世界,这份“奇迹”,在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光汝看来,并非偶然,而是“水到渠成”。
  “产业发展要好,核心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和全产业链,融合生产要素,才能真正实现。”胡光汝的话既道出了六盘水猕猴桃种植一开始“小家小户”个体经营扛市场风险能力弱、技术支撑能力弱的弊端,也指出了走出困境的新路径。
  破解这一“困境”的正是他口里的组织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通过公司的引领、合作社的带动,将千家万户的小农户引入大产业,小打小闹的生产变成了规模化的经营,“凉都弥你红”的品牌效应得到扩大,猕猴桃的种植形成规模,农民也真切地从“量”上突破尝到了产业革命的“甜头”。
  “过去种玉米洋芋,辛辛苦苦一年收入不到2元。”水城县米萝镇俄戛村村民王顺友算起如今的猕猴桃收入账,心里甜滋滋的,“还是那块土地,如今入股到基地种猕猴桃,每年收入轻轻松松突破3万元。”
  如今,六盘水市农投公司已带动发展猕猴桃基地18.18万亩,直控优质猕猴桃基地29个、面积8万余亩,基本涵盖了水城县、六枝特区、钟山区亩以上的较大猕猴桃种植基地。
  同时,从“质”上提升,在“三变”改革机制作用下,农投公司聚合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等各生产要素,打造了集种植、加工、销售、品牌、研发等为一体的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产品不再只有鲜果,在已建成的弥你红生态食品加工园,形成了果酒0吨、饮料吨的产能,猕猴桃果汁、果脯、果酱、休闲食品及生物萃取产品、美容产品等已研制成功,产业链不断延伸拉长,六盘水的猕猴桃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产业革命结下累累硕果!
  年12月,六盘水市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总产值达38.2亿元,总销售收入32.4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9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助力了脱贫攻坚,助推了乡村振兴。
  如今的六盘水,山还是那片山,土地已旧貌换新颜——
  行走凉都,目之所及,猕猴桃硕果满枝,绿浪翻涌的茶园一眼望不到边;人之所至,丰收笑脸比比皆是,萦绕耳畔的是农村产业革命带来的欢声笑语。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瑶顾冰洁

编辑何涛编审杨韬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盘水农业发展的一样与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