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www.txbyjgh.com/m/初春的矿山,早上6时许,天刚蒙蒙亮,在新田煤矿工作的曾茂秋已经如常起床。他收拾妥当,看过熟睡的妻子后便离开宿舍来到综采队会议室。一路上,花开花香扑面而来。这是曾茂秋来贵州豫能投资有限公司新田煤矿工作的第3年,“在矿上,我既收获了事业,又收获了爱情。现在我的生活就像盛开的花儿一样幸福。”曾茂秋说。事业从一线干起,干出一片新天地年3月贵州豫能成立,7月毕业季,刚过24岁的曾茂秋从六盘水师范学院毕业,从遵义市湄潭县老家来到毕节市黔西县,从大学校园来到新田煤矿,正式开启煤炭人的职业生涯。图为曾茂秋在煤矿作业从一名大学生分配到矿上参加工作,曾茂秋既无全面的专业知识,又无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但有的是一股不怕苦、不认输的韧劲儿。在同学看来,大学毕业、专业对口的他到国有煤矿工作,顺理成章,也很幸运。可没多少人知道,他是从运杂物、扛钢管这样的辅助工作干起的。“在学校学习的是理论,如果不从区队干起,就不了解现场,工人怎么服你。”曾茂秋说。“苦和累,我是不怕的”,但煤矿的劳动强度,仍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刚参加工作时,井下工作面又黑又矮,道路崎岖不平,我自己走都不容易,更别说搬运那么重的材料了。有些设备一开始我一个人扛不动,得找个人帮我一起抬。”晚上回到宿舍,他身上疼得整宿睡不着,手磨出血泡时间长了好了,好了又会磨破,时间久了,都成了茧子。“说实话,到矿上干了一阵子,也有过失落感,认为读了4年大学的书,来到井下采煤,感觉自己一身功力无法施展。”曾茂秋说,经过几个月的实习,在这里感受到许多大学生扎根在煤矿奉献自己的热情,更感受到家的温暖。心里便暗暗坚定了把自己的智慧献给煤矿的决心。年11月,贵州豫能首套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综采工作面在新田煤矿启动,曾茂秋因为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成为了大学生智能化小组的一员。上班时间,他主动跟着煤机跑,利用下井的机会,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割煤注意事项,了解各种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下班时间,他总是扒拉扒拉吃几口饭,有时急着了解一些智能化的技术,他甚至不吃饭就窝在宿舍翻阅资料。坚持了半个月,地面联调成功试运转。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等着他。年3月30日,井下智能综采设备准备安装,公司要求在11天内完成三台变压器、两台六组合开关、一台集控箱、两台泵、一台净化水站、清水装置、回液过滤等装置的安装。井下和地面安装是两回事。没有叉车也没有吊车,只有启动手拉葫芦、撬棍,加上没有任何经验,难度可想而知。第一次要把一台1吨重的变压器从车上移到安装位置,必须找到合适的支点。“我没干过,还好有专人指导,先垫好方木,再用手拉葫芦的倒链系好变压器的一边,然后用力拉手拉葫芦的收缩链条,一步一步把变压器从滑板车上提到地上,再调整支点,慢慢移到位置。”曾茂秋说,最终,在大家的努力配合下,按时完成了安装任务。年4月16日,贵州豫能首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新田煤矿综采工作面正式投入生产,只用鼠标轻轻点击“启动皮带”按钮,系统便自动发出语音提示,接着智能化采煤设备被依次开启,仅10多秒!在数百米深的井下,强力胶带运输机将乌黑发亮的煤炭带出井口。如今已是综采队采煤机司机的曾茂秋,谈起现在的工作环境,眉眼间充满了自信和光彩。“以前机器一响,煤尘飞扬,升井后脸黑衣脏,鼻孔满塞煤泥,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现在的智能化工作面,宽敞明亮,坐在干净的集控室,轻点鼠标就把煤采了。”奋斗3年的他,从年初出茅庐的青葱少年已成长为贵州豫能“新时代*员先锋”、新田煤矿“十佳优秀大学生”。近日被组织推选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多个日日夜夜,曾茂秋犹如破茧成蝶一样,成长、创新与蜕变。“通过个人不懈努力,他拿到了助理工程师职称,凭能力当上了副班长,获得了2项实用型专利成果,绝对是大学生中的典型,也是我们的后备干部。”曾茂秋所在的综采队*支部书记齐安祥对他的评价。家庭从“标配”启航,婚后工作比翼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参加工作后的曾茂秋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年,在黔西县相亲会上,他遇见了一个女孩,两情相悦,一见钟情,在双方父母、亲人的祝福下步入婚姻殿堂。 图为曾茂秋全家福“茂秋给我的第一感觉很踏实,可靠,没有花言巧语,他很细心,对我也很好,因为这一份真情,我们就在一起了。”在妻子*利伟看来,他们就是“标配”。结婚后,他们夫妻二人以矿为家,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甜,无论是企业大家庭,还是个人的小家庭,都用心经营着。“为了让茂秋安心工作,矿上给我安排到综合办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这既是对大学生的关怀,更是矿上对人才的重视。”*利伟满怀感激地说。年11月参加工作后,她把精力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了解档案室工作的性质和工作方法,理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工作量大时,她就加班到深夜,对矿上二万一千多份文件资料归类整理,装订成册,统一编号,逐页编码,并按要求全部录入了相应的电子档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她的敬业努力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获得新田煤矿年度“先进工作者”。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家庭生活少了很多的烦恼和争执,更多的是相互鼓励和相互促进。“家中家务琐碎都靠妻子打理,有时在工作中遇到过不去的坎时,妻子也会帮我出谋划策,在工作特别累得时候,她会帮我疏导心情。在妻子精心的照顾下,我的工作热情也更加饱满。”曾茂秋说。除了买菜、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利伟不仅担起了小家的“半边天”、努力营造温馨氛围,而且她发挥着家属协管员的职责,每月逢5号,她就到井口为矿工缝缝补补衣服,让一线职工安安全全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我家女儿是我的‘安全员’,妻子是我的‘安全帽’,每次下井的时候,看到女儿的照片,想到妻子的叮嘱,脑子里就特别清醒,要时刻做到安全生产,按章操作。”曾茂秋看着入井走廊悬挂的“全家福”,动情地说道。现在的曾茂秋夫妇住进了夫妻公寓,每天上班听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同事们用方言交流、学习、工作,下班了开着车来到县城和朋友们小聚一下,他不再像浮萍,而是融入其中,享受着第二故乡给予他的丝丝暖意,在新田煤矿扎下根基。憧憬从未来出发,幸福生活赛蜜甜如今,曾茂秋也是一岁多孩子的父亲,从没房、没车、没钱,到有房住、有车开、有钱养家,节节高的生活让曾茂秋感到生活很有奔头。工作前,曾茂秋家里条件并不好,母亲务农,收入主要靠父亲打点零工微薄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略显拮据。毕业刚工作时,曾茂秋一心想着为家里减轻负担,偿还为兄妹2人上学借的债,所以选择了比较好就业的采煤专业。来到新田煤矿的第一个月,曾茂秋拿到元工资,*利伟拿到了元,两人内心着实激动了一把。随着企业效益的增加,与三年前相比他们的工资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矿上兑现了“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的承诺”,职工实现了“腰包鼓起来”。“现在智能化回采,我们产量高、煤质好,任务完成了工资自然就高了。”曾茂秋说,作为技术人员他的工资多次超过元以上,妻子的工资也在元以上。目前,小两口凭借三年积累下来的积蓄与其他职工一起在黔西县城团购了住房,“房子面积大小不重要,最主要的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利伟说。现在每逢休息时间,他们便驾车回老家看望父母和女儿,等房子装修好了,便接他们来迁西市里生活和读书。曾茂秋说,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年青一代,他将把个人理想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再拼搏进取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贵州豫能成立三周年了,曾茂秋来煤矿工作也是三年了,他的亲身经历和家庭的变化,充分印证了我们践行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而提出的‘让职工体面工作、体面生活、体面做人’,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构建企业与职工的命运共同体,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伟力。”贵州豫能*委书记张清鹏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兰松通讯员张培*余昂高月翠编辑王霁雯编审李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