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六盘水市钟山区社区里有了移动发廊
TUhjnbcbe - 2024/3/25 20:37: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头发理好了,把衣服穿上……”伴随着一阵阵吹风机声,唐朝招呼完客人,抬头看了墙上的钟表,急急忙忙地回到员工室更换外衣。刚结束一天忙碌工作的他,快速地整理好仪容,穿上红马甲、提起工具箱,来到辖区老人家中开展义剪。

一把剪刀、一份热爱、一颗真心,坚持近3年多,只为传递暖意。在六盘水市钟山区怡景社区,有一群像唐朝一样热心、有爱的年轻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不为报酬参与社会服务。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

“移动发廊”志愿服务项目,是钟山区怡景社区结合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一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以公益性免费服务为宗旨,以辖区群众为服务对象,组织具有理发技术的志愿者为辖区因病不能外出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开展入户或集中定点义务理发服务。该项目曾被评为年度“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怡景社区也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出色被评为“全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目前,该志愿服务项目有注册志愿者57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服务群众余人次。

社区还结合文明社区创建,对“移动发廊”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升级”,按照“民思我知、民需我行、民困我助”的服务宗旨,“移动发廊”志愿服务项目由阶段性服务向经常性服务转变,不仅在辖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利用周末时间在人员较多的场所(市人民广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思源广场、白鹤公园等)开展活动。

“参与义剪,意味着占用私人时间,起初还挺担心义剪队伍的人手问题。”怡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移动发廊”志愿服务小队负责人罗敏说,然而自开展“移动发廊”这一志愿服务项目以来,志愿者人数一直增加,现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57人。

“移动发廊”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王发艳、黄慧珠除了为老人剪发,下班后,又抽时间陪老人聊天。在王发艳眼里,一位位白发老人,更像是可爱的“大哥哥”“大姐姐”,“每次为老人们理完发,陪他们聊聊天、解解闷,看到老人们笑开了花,自己也开心!”

让王发艳至今仍难以忘怀的,是一次在水泥新苑小区开展的义剪活动,“李爷爷是一位退伍老兵,现龄91岁,腿脚不太方便……”尽管一上午的义剪已让王发艳稍感疲倦,但了解情况后的她,还是二话不说提起工具箱来到李爷爷家。到达后,王发艳和同事将李爷爷扶到凳子上,开始为老爷爷修剪原本有些凌乱的头发,随着剪刀的上下翻飞,头发纷纷飘落,王发艳用娴熟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仔细修剪。此时,王发艳发现老人眼泛泪光,正无声地向他们道谢。

志愿者们还经常深入小区入户开展“移动发廊”志愿服务便民活动。安居小区1号楼室的大爷82岁高龄,看着人比较精神,左脚轻微骨裂就是腿脚不利索,子女都忙于工作,一直没时间陪伴老人出去理发,志愿者们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大爷大妈们的肯定。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专门跑上门来帮我理发,没想到你们这么贴心。”面对上门理发的志愿者,他们欣喜不已,一个劲地说着感谢。刚理完发的大爷瞬间精神了许多,他不停的夸赞志愿者们:“社区的活动都办得很好,特别是考虑到了我们这些老人的需求,足不出户就能理发,志愿者的手艺也很好!非常感谢。”志愿者们不仅帮助老人理发,还动手把家里面的卫生清理了,特别是把掉落在地上的头发全部清理干净。

一把剪刀,对于其他人而言,或许只是简单的一个工具,但在怡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移动发廊”志愿者们的手里,更像是一台带着温情频率的传声机,剪断的是杂乱无章的愁思,传递的却是人间真情,温暖着这座城。

“移动发廊”志愿服务项目是钟山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钟山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主体力量,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为全社会集聚了向上向善力量,为城市文明撑起了新的高度。截至目前,全区在中国志愿服务网实名注册的志愿者17.67万人、志愿服务队伍队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盘水市钟山区社区里有了移动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