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六盘水日报
□本报记者赵芳颜春匀晏华超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
距今万年的世界唯一一颗茶籽化石出现在贵州省普安县,由此证明——中国是茶的故乡,贵州是茶的原产地。
走进水城区蟠龙镇木城村,在葱茏茂密的百年古茶树林中穿行,在根结盘绕的千年古茶树前驻目,闻着茶香,仿佛在时空中穿越品茗,探寻着六盘水茶的前世今生。
同行的罗忠华说,罗家是村里的老姓,清道光年间迁徙到此,在木城村住了多年,听老人们说,先祖们迁徙到此时,遍山都是茶叶树,因此靠山吃山,和其他迁徙而来的村民,一代接一代种茶采茶制茶。乾隆年间,作为向朝廷上贡的贡茶,“木城贡茶”美名远扬。
乌蒙叠嶂,物华天宝。
六盘水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独特地理优势,古茶树和野生茶资源十分丰富,历经风霜,玉汝于成。
时间追溯到0多年前。汉武帝遣唐蒙通使南越,随之发现夜郎,也发现了茶叶等商品。从比陆羽《茶经》早年的《华阳国志》中“平夷产茶蜜”的记载看,汉代以后,六盘水不但已经出现茶,还出现了茶叶的初级市场。
茶事钩沉,味韵无穷。
经过历朝的发展,六盘水市境内茶肆兴起,制茶工艺愈加成熟。到了清朝,六盘水茶叶已成为官方和民间的礼俗代表物,各地纷纷开设马店、茶楼,茶叶消费市场和茶叶贸易日渐繁荣。
在木城,村民至今仍保留着手工炒古树茶的技艺。82岁的耄耋老人李正华,从呱呱坠地就与古茶树相伴,自采、自制、自饮,香气纯厚的古树茶,在历久弥新的时间长河里渐渐融入到他的生活和生命中。
在木城古树茶加工厂,记者看到身穿雪白工作服的炒茶师傅石昌虎,正戴着白手套用手在土砂锅不停搅拌,炒制古树茶。
“传统的手工茶,要经过采摘、杀青、揉捻、捂堆、晾晒等工序,再经土砂锅手工两次炒制,才算加工成了‘七泡留香’的古树茶。”
“七泡留香?”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古树茶加工厂厂长王金水,亲自“表演”泡茶技艺。
只见他取出散发浓郁茶香的古树茶,用开水冲泡,一会儿茶汤便橙黄明亮、香气高扬。喝上一口,甘甜悠长、唇齿留香,经过几泡,仍香气犹存,滋味浓郁。
“古茶树在蟠龙片区约有29万余株,为水城区种茶最早之地。这里土质含硒高,气候适宜,古茶树茶青水浸出含量为44.17%~53.58%,茶多酚含量达28.45%~37.06%,深受消费者青睐。”王金水说。
不仅在蟠龙片区,我市其他地区也分布着古茶树群落。
六枝特区大用镇岱港村、汨港村,是明代贡赋“朵贝茶”的核心产区。经鉴定,大用古茶树的树龄在至年,至今保存有百年古茶树群余株、年古茶树20余株,被评为“贵州省十大古茶树之乡”。
盘州市的八大山丛林中和老厂竹海片区也分布有古茶树,竹海古茶树被载入了《中国茶叶大辞典》,这里的彝族茶农仍沿用隋唐时期的团饼茶制作工艺。
时光流淌到民国时期,礼俗茶事和茶科研活动成为六盘水近现代茶发展的主要动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六盘水就已有茶叶科研方面的记载,据《六枝特区志》记载,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农学系留学归来的郎岱人龙幼安,曾在洒志农场种茶,并带领科研小组引进种植出第一代洒志茶叶。
新中国成立至今,六盘水的茶产业经历了起步期、飞跃期,随着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的推波助澜,六盘水的茶产业发展由此迎来了黄金期。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如今,六盘水的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了31.35万亩,带动25万余人增收,成为“凉都三宝”之一,涌现了“碧云剑”“倚天剑”“乌蒙剑”“乌蒙春”“水城春”“盘州春”“九层山”等茶叶品牌,呈现出百茶争鸣、百茶齐放的蓬勃发展势头,尤其是以“水城春”为代表的凉都名优茶,不仅在本地深入人心,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同时,由市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牵头,按“1+4+N”的架构组建了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市内10家有一定规模的茶叶企业,统一使用“水城春”品牌。
“水城春”已不再是水城区杨梅乡一个小区域内的品牌,一跃而成凉都茶叶的“金字招牌”。
夏到山中未见花,“水城春”里品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