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根据广东省今年2月下发的文件,中山市结对帮扶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了让中山市民充分了解六盘水,本报“山水相连东西协作——中山日报记者凉都行”全媒体采访组从5月11日起赴六盘水市,展开了8天的深度采访报道。
8天里,采访组深入六盘水4个区市,走访了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水城经济开发区等地,了解当地如何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园;参观了刺梨果园、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以及茶叶加工点、盘州火腿加工企业,看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之路;体验了乌蒙大草原、野玉海等4A级景区,感受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走访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寨,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地,了解这里的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从今天起,本报开始推出系列报道,让大家能够跟随着记者的采访,更为深入地了解六盘水这个解放后新发展起来的城市,了解我们这个西南地区的新朋友。
中山日报采访组来到贵州六盘水,和这里的人沟通时,他们提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三线”建设。六盘水是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一座年轻城市,“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根”和“魂”。
本报记者
查九星陈慧
因“三线”崛起的“江南煤都”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古镇内,是国内第一个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正对大门的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工业雕塑——机床、铁锤、烟囱、扳手、螺丝钉——无数工业机器零件堆积成一座近三层楼高的钢铁小塔;“大三线”三个巨大的红字深深嵌入铁塔,“建设”两个红字则稳如磐石般托住底部。这里是六盘水人民的精神记忆家园。六盘水因“三线”而生,因“三线”而立,如今新的三线精神仍是这座城市奋进的精神力量。
“三线”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烙印的名词。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局势紧张,中国大陆所处的地缘环境十分恶劣。年5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把全国按地域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即沿海、东北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部包括贵州在内的13个省、自治区的纵深地带为三线。根据此战略决策,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时属安顺地区)、盘县(时属安顺地区后属兴义地区)、水城(时属毕节地区)三县境内建立三线建设的重点煤炭基地,设立三个相应的矿区分别进行管理。经几次变迁,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成为贵州省的第二个省辖市。经过43年的发展,如今的六盘水市已形成了包含钟山区、盘州市、六枝特区、水城区的2区1市1特区格局。
六盘水市有煤、铁、锰、锌、玄武岩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称。六盘水自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这里还曾诞生过贵州省第一个现代化煤矿和第一个百万吨级煤矿,第一个现代化火电机组、第一个百万千瓦级火电厂以及全省最大装机火电厂,诞生了贵州省第一个钢铁厂、第一个水泥厂、第一个化工厂、第一个煤机厂、第一个瓦斯抽放站。
在“三线”建设的推动下,六盘水由原来贫困落后、交通闭塞、单纯农业经济的山区,建成了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四大工业支柱为主体的工业城市。六盘水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冯坤表示,年,六盘水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这个老工业城市“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提高绿色化、高端化、集约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重构老工业城市产业竞争新优势。如今六盘水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0个成长型资源城市之一,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和新型煤化工为支柱的现代工业体系,挺起工业脊梁,重塑“三线”荣光。
在19℃盛夏中崛起“中国凉都”
六盘水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新时期,面对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和工农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生态环保压力巨大等瓶颈制约,六盘水却用一个出其不意的转身,惊艳所有人——从老工业城市标签“江南煤都”,到新旅游名片“中国凉都”。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以及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密切,内陆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六盘水也难以幸免。对此,前来为六盘水“诊脉”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员周慎曾给出分析:“六盘水过去的三线建设偏重的是重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让其陷入了‘积重难返’的困境。六盘水要倡导弘扬‘三线’精神,就是要以一场‘新三线建设’破局,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推动‘三产’的发展。”
这个破局从中国气象学会授予六盘水“中国凉都”的称号开始。年8月12日,中国气象学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中国凉都·六盘水”论证项目进行了论证审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六盘水市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可称为“中国凉都”。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颁发了证书,六盘水成为中国第一个气象资源优势得到首肯的城市。
凉都之名货真价实。本报凉都行采访归来当天,记者重回中山35℃以上的夏天,就如同从空调房掉进了火炉般难适应。六盘水年平均气温13℃—1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气温最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19.8℃,没有天气气候学中的“夏天”。而获凉都称号后的六盘水,“冷资源”带动“热旅游”,成功地实现了“三产”的飞跃发展。
从年开始,六盘水推出消夏文化节;年,举办了汽车拉力赛,打造了玉舍森林景区及海坪火把节;年,推出全国围棋和第四届全国桥牌邀请赛,打造了凤池湿地公园和凤池棋园;年,推出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年,凭借国际滑翔伞邀请赛,打造了六枝牂牁江风景区;年借助第三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打造了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推出了梅花山国际滑雪场……多年来,以消夏文化节为依托,六盘水市景区景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经过多年的不断建设,如今的六盘水交通也更为便利,是北上四川入江、南下广西入海、东出湖南到华东、华北,西进云南入东南亚的铁路十字大通道,因此被称为“四省立交桥”。此外,月照机场已开通直达14个城市的航线。六盘水市境内还实现了县县通高铁,旅游更便利。六盘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宋淑珍告诉记者,近些年来,六盘水打造了“康养胜地”和“南国冰雪城”旅游品牌,形成了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产品体系。根据统计,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老百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打赢脱贫攻坚战创建文明城市
在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战中,六盘水市人民与扶贫干部也凭着“三线”精神,用“”攻坚战法,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的漂亮答卷。六盘水市扶贫办副主任李卫杰解释:“1”即一个统揽;“2”即统筹城乡发展;“3”即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4”即四场硬仗(产业扶贫、以组组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易地扶贫搬迁、住房教育医疗“三保障”);“5”即五先五后攻坚法(先谋后动、先远后近、选难后易、先内后外、先快后慢)。
年以来,六盘水市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6.23万人。六枝特区、盘州市年实现脱贫退出,深度贫困县水城区年实现脱贫退出,在贵州率先一年实现市域内整体出列。年以来,六盘水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年列全省第一),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家成效考核、、年连续三年为“好”,是全省唯一连续三年“好”的市(州)。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六盘水市有9名先进个人、6个先进集体接受了表彰,书写了贵州减贫史的六盘水精彩篇章。
这是一座文明的城市。年,六盘水市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凉都行采访组走过古色古香的水城古镇、热闹的凤池公园、机器轰鸣的高新区,甚至是较为偏远的普古乡娘娘山,城市的街道都是整洁而有序的。街头采访对象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山的媒体,都笑脸相迎,诚邀中山人民来做客。
这是一座清洁的城市。“从年3月23日以来,我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一直保持%优良率。”接受采访的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都会自豪地念叨一遍这个数据。作为一个工业城市,能够取得这个成绩,着实不易。昔日的“江南煤都”,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年,六盘水大气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排名首次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在全省9个市州中心城市中是唯一一个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率的城市。全市达到61%的森林覆盖率是六盘水生态保护的见证,也是六盘水加速发展的底气。
从当年的“江南煤都”到如今的“中国凉都”;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到如今的“全国文明城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三线企业”已成为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三线”精神则浸入了六盘水这座城市的骨髓、融入了六盘水人的血液,已经成为六盘水奋发进取、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三线”精神正在不断感召和激励着六盘水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推动着这个年轻的工业城市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新活力。
本文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