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点燃希望,奋斗成就未来。
年10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变更认定为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六盘水高新区)。
今年3月6日,六盘水高新区正式揭牌,并启动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年5月建立时一片高寒低温的田坝走来,从6.8平方公里土地起家,乘着六盘水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的东风,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怀揣梦想、朝着远方,实现一步步跨越。
年4月26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作出将石桥和红山两个工业集中区合并、扩展,组建红桥新区的决定,并将钟山经济开发区“平移”到红桥新区进行开发建设。如今,六盘水高新区管辖面积66.2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约23平方公里,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进入六盘水高新区,一幢幢厂房、办公楼拔地而起,建设工地施工场面蔚为壮观。
“公司投资余万美元,建设了16条生产线,现有员工余人,产品远销欧美,供不应求。”年5月落户高新区闽商科技园的贵州荣杰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喻毕珍说。该公司在高新区的落地,不仅填补了六盘水乃至整个贵州针织内衣行业的空白,还有望改变西南地区部分轻工业产品依赖沿海地区供应的格局。
六盘水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基本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图为六盘水高新区一角。(六盘水高新区供图)
“十三五”时期,贵州提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六盘水市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六盘水高新区扛在肩上、落在实处的使命和担当。
如今,六盘水高新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基本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态势良好,拥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中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贵州西部农产品物流园、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园等。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0%以上,年达到.3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7%。
创新创业生态引领
产城融合发展示范
年,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双水、红桥、董地一体化发展。彼时的钟山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产城景互动、人地财统筹、山水田融合、村社园一体、科教文协调”的要求,以建设“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产城互动、产城景融合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统筹规划布局,整合各类资源,致力把存量做强做大做实,把增量做高做精做尖,进一步提升高新区的整体发展品质。
年,六盘水高新区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领域,遴选重点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创业平台,实现大幅跃升。目前,高新区统筹区域内聚集高新技术企业23家(核心区范围内有11家),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美国FDA认证。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各2个,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创业孵化平台3个,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地。
为做到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六盘水高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提质提效,把建设美好城市、满足市民需求作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攻坚战,谋求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全面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积极拓展贫困群众收益渠道,逐步形成了“三变+产业+扶贫”的发展模式,打通了一条让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天候服务到位
六盘水高新区营商环境优良,“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全天候服务到位,“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氛围浓厚,成为外来投资的首选之地。
高新区始终坚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本着“建成项目盘活做大,新建项目建成投产,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的原则,优化投资服务力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
对存量企业实行“一企一档”,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对新增入园企业进行责任分解,采取“点对点、人盯人”的服务方式,提供“保姆式”服务,全程协助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确保企业早建成、早投产;对重大项目和集中开工项目,明确专人做好跟踪服务,定期调度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采取领导带头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标准化厂房招商等方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年,高新区先后组织到广州、深圳、福建、温州、杭州等地招商40余次,接待客商余人次。成功引入荣杰制衣、环保空气净化系统、中电铁马、康普科技、海丝泛家居平台、大连一线科技园等重点项目,为高新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现在的六盘水高新区,正以打造国家级高新区、建设西部内陆开放高地为目标统领,确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生态引领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双向开放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强力支撑六盘水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全力打造“‘三线’名城新高地、中国凉都新引擎”。
此文刊发于《当代贵州》年第38/39期合刊
高艺珈
作者单位 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办
图表 孙琳佳
编辑岳振周梦蝶编审王铁清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