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依旧火热,竞赛场上青春高燃。
9月25日,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六盘水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暨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六盘水选拔赛激情开赛。来自全市各地的20支代表队名选手同台竞技,展示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
本次赛事为期3天,赛事工种丰富、亮点纷呈。其中既有体现我市工业特点的焊接、电工等项目,也有体现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布局的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项目。赛点分别设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和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赛后,各竞赛项目表现优异的选手将被推荐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比赛中,选手们赛胆识、拼技能、展风采,用出色的表现交上了一份份高质量的答卷。
在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赛点平面设计技术比赛现场,只听见参赛选手敲击键盘和鼠标的声音。该赛点比赛内容包含logo和海报设计,主题是儿童剧院,比赛时间为4个小时。选手们在拿到题目之后,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一会儿,电脑上各种各样的图形、与众不同的排版、斑斓的色彩,都是选手对主题的诠释。
在汽车技术比赛场地,参赛选手沉着应对,思路清晰,成功按要求对整车进行了维护。经过评委老师的点评,选手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学到了新的知识。在车身修理比赛现场,选手们手持专业工具,对着车身门板就是一顿“敲打”,他们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项目设定的焊接、B柱修复和更换、车身门板修复等工作。
“我参加的是汽车技术项目,为了这次比赛,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节假日和周末都在加紧训练,我会争取拿出最好的心态全力以赴比赛,力争取得一个好成绩。”选手张圆宵紧张地说。
“这些选手很优秀,也很专业。”在比赛观摩现场,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太明告诉笔者,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他们安排了志愿者一对一对为参赛选手服务。
在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赛点,焊接、电工、信息网络布线、装配钳工等赛事如火如荼,来自各行业、各院校的众多选手各显身手,争分夺秒地进行技艺大比拼,同时也在比赛中汲取经验、查找不足。
“我是第一次参赛,经验也不足,在比赛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发现与别人的差距,我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装配钳工项目参赛选手刘松明说,在以后的工作中用技能说话,用本领服人。
“接到赛事任务后,我们马上组织行动,在以往赛事经验的基础上,做好了充分准备,全力保障赛事顺利开展。”贵州首钢水钢技师学院院长汤哲说,此次赛事的举办,切合六盘水工业城市的实际,也体现了六盘水职业教育的特色,对学校和企业促进人才培养、提升产业技能水平都有着推动作用。
在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焊接赛点上,焊花四溅,不断发出“滋滋”声,选手们带着面罩和防护眼镜,手握焊枪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焊接竞赛时长两小时,要求选手在时间内正确识别图纸要求,按照规定的焊接工艺方法和技术标准、安全规程,制备、组装和焊接不同类型及规格的金属材料。
“这次大赛是为了选拔出优秀的技能人才参加省级比赛,所以在题目设置方面做了一些设计,比如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与操作实际相结合来命题,越来越细致的评分办法等,这将有利于选手适应大赛的节奏,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为了体现这次大赛的公平性,我们首次使用标有明码和暗码的材料,确保评分过程公平公正。”焊接赛点上裁判员柏林说。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本次大赛作为省职业技能大赛乃至国家技能大赛选拔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开展好此次职业技能大赛,在职业教育行业及技能人才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增强技能人才凝聚力,提升技能人才自豪感和荣誉感,推动职业技能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今年的竞赛项目十分注重实用性,既是日常培训的有效延伸,也让技能人才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举办这样的大赛,目的就是要将六盘水的优秀选手挑选出来,推荐他们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的大赛,贵州省要实现工业大突破,六盘水要实现工业大转型,就要依靠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实现工业转型的基础,所以要借助大赛的平台,让我市优秀人才展现技能,发挥聪明才智,为他们搭建理想的平台、腾飞的平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廖珉鑫表示。(张兰、卯阳、陈静、唐文慧、吴梦露)
来源:六盘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