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而已。在六盘水师范学院,也有这么一位正在“科研海洋”兢兢业业捡拾石子的科研工作者,他就是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康世举。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前行的康世举先后收获了累累硕果。被评为六盘水市第三届、第四届市管专家,贵州省教育厅科技拔尖人才。
康世举说,“科研路上,需要专注、细致和耐心,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他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路,就是专注、细致、耐心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最好体现。
近日,为了了解这位科研名人,笔者走进了康世举的办公室,六盘水师范学院笃行楼六楼上一间二十来平米的办公室门头上挂着“天文爱好者协会”牌子。走进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架上、桌子上、椅子上到处摆满的书籍和论文,墙上挂着的小白板也写满了各种物理公式,一台白色的科普望远镜静静地立在窗前。
出生在河南驻马店的康世举,从小对物理学就特别感兴趣,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他儿时的梦想,为了追求梦想,年考入了云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研究天体物理学,年就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年到六盘水师范学院工作。目前,主要承担学校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理论力学等核心专业课程。
“天文和物理是不分家的,天气好的时候,透过天文望远镜看看星体,比如月球,真是美极了。”康世举笑着说,眼里闪着孩子般的兴奋。“办公室有一个小型科普望远镜,可惜有些陈旧。”望着窗前的科普望远镜,他若有所思。
康世举介绍,开展科学研究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完成一项科研,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计算一个程序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地推倒重来,不断地重复。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康世举的妻子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年从老家河南调到了六盘水师范学院工作。在他妻子的眼中,康世举就是一个工作狂。为了搞科研,他几乎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家,回到家后也顾不上休息,走进书房,打开电脑又继续工作。他妻子苦笑着说,“现在女儿都六岁了,孩子报的什么班,在学习什么都不知道,他心里就只有教学和科研。”
假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陪伴在家人身边,安享天伦之乐,可是对于科研匠人康世举而言,假期却是最适合搞科研的时候。”假期中,他几乎以办公室为家,每天除了保证必要的睡眠外,其余时间就是一心搞科研。
康世举对未知世界的执着追究,对科研工作的坚持不懈,不仅为学校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在提高学校知名度、科研发展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年,在康世举的牵线搭桥下,中国天文前沿学术研讨会在六盘水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国内天文研究机构和高校的40余位天文领域专家学者来到学校交流学习,康世举作了题为《3C.3GeVbreak伽玛射线谱的起源》的专题汇报,引起与会专家的共鸣;年康世举一行受邀赴广州大学参加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的挂牌仪式,进一步提高了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影响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校级天文大数据团队的领头人,近年来,康世举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合作面上项目1项、贵州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1项、贵州省教育厅科技拔尖人才支持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著名天文学期刊发表SCI论文10多篇,其中SIC一、二区论文8篇。已指导研究生5人(在读3人),培养本科生考取研究生2人。
在科研的路上,康世举是一个执着的探索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又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
18级应用物理学李桥介绍,康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引导学生完成研究项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