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牧:养)B.吾与点也(与:赞成)
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选拔)D.比及三年(比:比较)
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李牧连却之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赂秦而力亏
C.虽董之以严刑以地事秦
D.其声呜呜然吾其还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君实所以见教者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冀君实或见恕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C.能克终者盖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D.故幸来告良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如会同,端章甫B.素善留侯张良
C.越国以鄙远D.项伯杀人,臣活之
5.下列各选项句式归类正确的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⑤戍卒叫,函谷举⑥灭六国者六国也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⑧洎牧以谗诛⑨以其无礼于晋⑩是寡人之过也
A.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B.①③④/②/⑤⑧/⑥⑩/⑦⑨
C.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D.①④/②⑤⑧/③/⑥⑩/⑦⑨
6.下列选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兄弟间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B.“君实”,司马光的字。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定字。
C.“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郑重呈现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D.“盘庚”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的才能不同。”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
C.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没有缘由(与您)见面,我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我不能早些任用你,现在事情紧急了才来求助你,是我的过错。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方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新时代召唤作家聚焦于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一系列反映精准扶贫的作品脱颖而出,丰富了乡土文学的内涵和表达。
书写大时代,需要具备足够的思想穿透力,如何穿透繁杂的现实,在零碎的细节中把握时代的总体性特征、理解时代的精神内涵,对作家而言有相当的难度。善于将精准扶贫给当下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是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贺享雍的十卷本《乡村志》本着“为时代立传,为乡村写志,替农民发言”的宗旨,以贺家湾为中心,探讨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最后一卷《天大地大》尤其将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当精准扶贫被置于阔大的历史背景下,贺家湾也成为当代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赵德发的《经山海》每一章开头都有一个小引“历史上的今天”,将当下置于更加悠远的历史时空,把乡村扶贫工作中的每一点变化都纳入正在进行的历史进程,在宽阔的历史视野中映照出新时代的生机与力量。这些创作将精准扶贫工作置于较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有利于在更深广的意义上理解新时代乡村的特征,建构乡村审美经验。
驻村干部大都是从城市到农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外来者”视角就成为当下扶贫文学的主导性叙事模式。但是,外来者如何才能真正进入乡村内部,关涉到文学呈现出怎样的乡村经验,如果仅仅停留在无关痛痒的外来者视角或者机械的*策解读层面,就会影响写作的有效性。不少扶贫文学坚定人民性立场,采取平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成为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譬如《经山海》《天大地大》《酒是个*》等小说在外来者视角中加入成长小说的元素,将基层驻村干部的成长与乡村面貌和村民命运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反映出扶贫工作既是帮扶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机遇,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同时,扶贫文学并未停留在对国家帮扶*策的解读上,而是试图表明,*策的外在力量与农民内生力量的结合才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
火热的现实和身临其境的生活体验提供了大量崭新的文学素材,扶贫文学中不少故事都直接源于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这是时代与生活的馈赠。在充分把握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坚持个性化表达是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韩永明的《酒是个*》延续了他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