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天眼聚焦产教融合涵养技能贵州人才
TUhjnbcbe - 2022/10/21 19:02:00

成为一名高级焊工是熊洲庆正在努力的方向,在9月底举行的六盘水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暨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六盘水选拔赛中,15岁的他凭借过硬技术,斩获大赛焊接项目第一名。

熊洲庆是水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他希望用所学技能服务家乡发展。

3月18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恒力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协议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关键靠人才,靠技能人才。12月13日举行的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启动仪式上,教育部与贵州省联合印发《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社会重视技能、人人想学技能、处处可教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作为“技能贵州”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寄予厚望。近年来,贵州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赋能高质量发展。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老铁路人才储备班学生走向工作岗位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毕业后参加工作不到半年,况金林便脱颖而出,当上了中老铁路干线上的一名副司机。

况金林是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级中老铁路人才储备班的学生,今年6月毕业后进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服务中老铁路。和他一起的,还有50名储备班同学,他们主要从事机车乘务和机车检修等工作。

作为中老友谊的标志性工程,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和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12月3日正式开通运营。年3月,为适应中老铁路开通运营需要,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中老铁路人才储备班,提前培养、储备一批既掌握铁路专业知识,又能够运用老挝语履行铁路岗位职责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分院院长倪伟说,通过为期两年的专业培养,让他们除掌握铁路专业所需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运用老挝语履行铁路岗位工作职责的能力,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拓海学院保洁实训室,学生们正跟着授课老师认真学习实操技能。拓海学院是毕节工职院与贵州拓海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二级学院。

立足为社会培育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毕节工职院积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围绕订单培养、学生实习实训、教师企业锻炼等模式,加大与企业产业的合作力度。目前,该校已和大西南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

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适应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共识。贵州省教育厅*组书记、厅长邹联克说,职业教育如果不与市场挂钩,永远没有出路,“服务‘四化’靠人才,靠技能人才,而贵州缺人才、缺技能人才,职业教育要强省,就要做补好短板、扬好长板、固牢底板、造好样板”。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川恒订单班”学生讲解办学理念、招生条件、学习和就业安排等开班细节

让人人都有出彩机会

近年来,全省各职业院校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无数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在推动学生更有质量更充分就业的同时,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川恒化工订单班”,学生吴亚东十分珍惜学习机会,每天在教室和实训室来回切换,只为两年后更符合公司对人才的发展需求。学院*委委员、副院长梅松说,“订单班”将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前置到学校,学生经过在校2年理论学习和1年实际操作培训,便可以走向工作岗位,实现毕业即就业。

产教融合优化校企双主体模式,丰富办学内涵。年7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通源集团合作开设汽车喷涂专业“现代学徒制”班。通源集团投入经费10万元,支持“现代学徒制”班在校内开展相关技能训练,并提供国际一流的考核标准考评培养效果。学院*委书记张静说,国家和省出台一系列*策鼓励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进一步丰富了高职院校办学内涵。和通源集团的合作,有效帮助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标准“国际化”。

产教融合应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聚焦恒力(贵阳)产业园人才需求,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针对性地开设“轻纺专业订单班”,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有效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发展。学院副院长何亚平说,今年来,学校结合全省“一二三四”发展总体思路,和更多企业产业深度融合,为贵州培养各类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到通源集团参观学习

弥合教育与生产鸿沟

产教融合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何亚平说,希望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一道推动校企融合迈上新台阶,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

何亚平的希望也是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尽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学生有质量就业,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储备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难题亟待破解。

教育部、贵州省联合印发的《意见》提出,从打造立体化产教融合示范性工程、推动特色产业学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西部产业人才供需研究与发布机制三个方面,在*策、机制等板块为职业院校和企业找到更多切合点,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向更深层次,弥合教育与生产之间的鸿沟。

据《意见》的规划,到年,通过试点布局建设1个以上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培育5个以上在全国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教融合联盟,培育50个以上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创建10个以上集聚全省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成20个以上装备水平国内一流、产教深度融合的工程项目(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到年,全省共建5个混合所有制或股份制二级产业学院。

此外,在《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到,要实施“黔匠”培养工程,每年定向培养输送8万名技术技能人才,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为贵州黔系列产品即黔酒、黔茶、黔银、黔绣以及黔菜提供数量足、质量高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同时,实施职业教育助力全面小康、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三大行动计划,大力培养各领域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航

编辑何涛

编审王璐瑶杨韬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眼聚焦产教融合涵养技能贵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