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国际在线
来到普古乡舍烹村那年,张小三53岁。因家里有六姊妹,自己排行老三,故母亲取名“张小三”。
年,同煤炭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张小三,与厂里一批老职工从盘州淤泥乡的洗煤厂出来,应着老板陶正学“黑”转“绿”的号召,毅然踏上了一条农旅开发的新道路。
那时的舍烹村,是落后和偏远的代名词。群山连绵下,“头顶娘娘山,脚踏六车河,谁人识得破,银子用马驮”的顺口溜在当地广为流传,一眼望去,满是数不尽的贫穷与闭塞,“老火!路都是烂糟糟的,老火得很。”
时隔多年,回想起初来乍到的境况,尽管说话口齿并不清晰,但张小三掷地有声的“老火”,足以揭示当年万事开头的百般难处。
“以前总爱开玩笑,说来我们舍烹的路很安全,都是装了‘轨道’的,烂泥巴路经过摩托车的车辙碾压,自动辟出来一条自然‘轨道’,后面老老实实跟着道走就行。”普古乡舍烹村*支部书记陶永川笑着自嘲,“去赶场,走路要花三个多小时,现在开车一个小时就能到红果。”
听着陶永川的“轨道”感慨,张小三感同身受般笑了。作为最早跟着陶正学来建设娘娘山景区的“先头部队”,他曾上山种过树,也下地扛过杆,各种杂活儿都一一不落地参与过。
“一根猕猴桃杆重69公斤,那时村里规划种植猕猴桃地,他扛上扛下,肩膀都磨破了。”陶永川说。
后来,承着“三变”改革的步伐,舍烹村上下齐心,加之无数张小三们踏实和辛勤的努力,这里从一片烂泥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区,沉睡的资源得到盘活,省内外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从来不敢想象能建成今天这个样子。”如今张小三已62岁,是娘娘山景区的一名保安,主要负责看守江源洞景点。
每天早上8点半,他会准时从江源洞出发,骑着一辆摩托车,车上的音响放着音乐……歌声伴着人,人又骑着车。
如果遇到每月轮休的那几天,他通常是在景区内四处走走转转,到天生桥下发发呆,在凉亭与乡亲们下会儿象棋,或是骑上20多分钟的摩托车,一路风景一路歌,赶到乡里看看自己的大姐。
“你每天听着这些歌是什么感觉?”我问张小三。
“不放不好过,离不开歌。”
我没想到:“不好过?”
“这歌声相当于是他的一个伴,每天骑车都要放的。”陶永川接过话茬。
临近午时,张小三会准点出现在景区里的“山咔咔饭庄”,用保温袋一一装好工作餐,再骑着摩托车,一路护送到各个值班点上的同事手中,自己再吃午饭。
“前年,他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我,说自己想在景区干到65岁,不要因为年纪到了把他换走。”陶永川感叹,“他现在就是一个人,唯一的孩子又在外地打工,因为话说得不是很清楚,只有和他相处久的人,才听得懂意思。”
去年“五一”,景区举办了一场象棋比赛,张小三拿到了第二名,奖品是一副象棋,这让他开心了很久。
看着嘴角上扬的张小三,不断拨动着手机里的音乐歌单,我问道,“你喜欢现在的生活吗?”
“可以。”他顿了两秒,又慢慢说,“我喜欢娘娘山,这是六盘水有名的地方,也喜欢这里的人。”
这天下午,张小三还要趁着轮休赶去乡里帮大姐守摊子。临上车前,他熟练地用手机连上蓝牙,“路边一棵榕树下,是我怀念的地方,晴朗的天空,凉爽的风……”悠扬的歌声在山间回响,宽敞的道路上,他的身影也随着歌声越飘越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