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发于年4月25日《贵州日报》
加快学校建设、集团化办学、加大对民办教育支持力度等措施,致力于消除大班额,告别了“八十学生聚一堂,前抵讲台后靠墙”超大班额的时代;
客观公正划定小学、初中招生范围,坚决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要求,阳光招生、规范招生,告别了人民群众入学不公平现象;
在现有绩效工资总量基础上提高25%用于发放校长津贴、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等,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突破10万元,告别了教师工资水平低于公务员水平的时代;
率先对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实施教育资助,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城乡全覆盖、同水平,告别了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子女没有享受精准资助的时代……
更新教育观,六盘水市教育事业走出了一条新路。
六盘水市委、市*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按照“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内涵、职业教育抓融合、民办教育抓提升、全市教育抓质量”的总体思路,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保障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公平发展、均衡发展、跨越发展。
依托“三线”建设奠定的坚实基础和国有企业的支撑,六盘水市地方学校和企业学校并驾齐驱、交替闪耀,为六盘水这片沃土培养了大量人才,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鸟瞰。聂康摄
情系教育乡村教师大山播种希望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彝族山寨海嘎村,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是一个“深藏”于“贵州屋脊”群山中的小山村。位于山上海拔约米的海嘎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学校,被当地村民称为“云上学校”。
在海嘎小学,总能看到一个成天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校长郑龙,18年,这是郑龙在海嘎默默坚守的年轮印迹,因为他的坚守,海嘎村的孩子不用再到山下二三十里外的学校读书。
“从山脚到海嘎小学有20多公里。由于自然条件艰苦,教师来了又走,能够一路坚守下来的寥寥无几。”看着一个个充满斗志的乡村教师来,最终又受挫黯然离开。郑龙一个人的时候,也曾犹豫是否自己也该离开,但转念一想,如果连校长都走了,那这所学校可能就真的没了,他用行动告诉自己和所有人:“我得留下来,有人留守,这里的教育就有希望。”
转机很快出现,年国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解决边远村寨老百姓适龄子女入学难、上学远、上好学的实际问题,海嘎小学迎来了3名新老师。在郑龙的真情动员下,山下4位老师跟着他上了山;一些家长将信将疑把孩子送到了海嘎,辍学在家的也来了,在外就读的也转了回来。学校顺利开了学,*府也很快解决了学生们的营养午餐问题。
学校走上了正轨,老师们发现海嘎小学的孩子们对乐器很感兴趣,凭着敏锐的嗅觉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让海嘎小学的孩子学乐器,成立乐队,让他们爱上音乐,改变他们胆小、不自信的现状。
郑龙带领老师们分头行动,向*府和教育局汇报,在*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协调社会人士给学校捐赠了吉他、贝斯、手鼓、尤克里里等音乐器材,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音乐为海嘎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
乘着歌声的翅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常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的表演并赢得了一致的好评。先后参加了《云贵达人秀》《CCTV吉祥中国娃》等节目展演;年6月,央视剧组到海嘎小学拍摄《改革开放40周年》纪录片;年12月,受天津卫视邀请,李美银、罗春梅等几个孩子上了天津卫视《为他而战》节目;年3月,央视剧组到海嘎小学拍摄《承诺》纪录片……
“看到孩子幸福的笑脸,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那份幸福之感是任何物质财富都替代不了的。”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盘州市旧营乡中心小学,用36年时间坚守乡村三尺讲台的张天群老师,为乡村孩子托起理想的翅膀。
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镇玉舍小学的石艳老师,搭建“名师”平台,助力乡村教师成长成才。她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