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六盘水变与不变的转型路天眼新闻
TUhjnbcbe - 2023/2/27 18:05:00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4796.html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来,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创新渐入纵深,在“变”与“不变”间,走出了一条“三线”城市转型发展新路。

六盘水城市大景孙大方摄
  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生,与改革开放同岁。
  从“江南煤都”转向“中国凉都”;从“挖煤卖煤”到一二三产并驾齐驱;从“贫”在农上到“三变”改革助农增收……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六盘水经济社会之“变”翻天覆地。
  从到,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从4亿元提高到亿元,建市四十年,增长倍。六盘水之“变”是*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大踏步前进的生动缩影。
  新时代,新命题。近年来,六盘水以“不变”之策应万“变”之姿,革故鼎新,城市发展路径一脉相承、群众路线越走越实、共同富裕愿景可期,走出了一条“三线”城市转型发展新路。

六盘水荷城花园全景(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市民正在六盘水市人民广场晨练(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变”的是生态环境
  “不变”的是满腔为民情怀
  上世纪60年代,*中央做出“三线建设”决策部署。就此,数十万人马奔赴六盘水,在“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的艰苦条件下,在乌蒙腹地建起“西南煤海”。
  “三线建设”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大山,让曾经的不毛之地迎来发展新机,数个“贵州省第一”相继在此诞生,六盘水擎起了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四大经济支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地方饱尝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苦果”,严重时,森林覆盖率仅7.55%,市中心城区酸雨率达5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濒临崩溃边缘,六盘水审时度势,用底线思维开辟发展境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方法策略上,六盘水一边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积数年之功,六盘水市森林覆盖率从年的39.19%提高到目前的59%以上;
  “你们这地方真漂亮,天气凉爽,空气清爽”“曾经这里‘半城煤灰一城土’”,现在‘一城青山半城绿’”……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感慨的背后,是六盘水由“黑”到“绿”生态逆袭的城乡巨变。
  70年,岁月流转,从“先发展后治理”到建设生态文明,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其间,“变”的是发展理念,“变”的是生态环境,“不变”的是满腔为民情怀。
  “既不能躺在老祖宗留下的青山绿水上不作为,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乱发展。”绿色“家底”越发厚实的六盘水用实践验证着一个道理——绿色发展才是最大的财富。
  伴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凉都人民幸福感与日俱增。如今,一座绿色之城已傲然矗立在乌蒙大地,一座生态宜居之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六盘水也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  
  

水城经济开发区玄武岩生产线(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傍晚的故艾蒙(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变”的是产业结构
  “不变”的是经济增长要求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早年六盘水面临“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困境,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新形势前,弊病日益凸显。
  打破才能得生机。着眼“破”与“立”,六盘水思路明确——坚定“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经济新常态战略选择,在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上做足“绣花”功夫。
  “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历数载耕耘,如今,落后产能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凉都大地上,“老”产业正焕发出“新”活力,新兴产业正成为新增长点——
  传统工业,发耳煤业建成全省首家煤矿智能化辅助系统、西南地区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自动夹取焊钉、标牌,自动识别焊牌位置,焊接……首钢水钢集团在全省首家将机器人用于钢铁生产,就此步入发展“快车道”。
  新兴产业,形成1.5万吨/年的玄武岩连续纤维产能,规模全国最大;建成年产3万吨硫酸锰生产线……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物联网等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如火如荼。
  产业结构更好、更顺、更优,不仅体现在工业内部“轻重”谋篇布局,置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全局视角来看,六盘水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亮点频频——
  农业上,六盘水念好“山字经”,做足“特”文章,以农业特色产业“”工程为抓手,果断“退粮进经”,现已累计实施猕猴桃、刺梨等农业特色产业万亩。
  有“舍”才有“得”,舍去籽粒玉米等低效作物,六盘水得到了“凉都三宝”风行天下,也得到了更合理的粮经比,粮经比从年的70:30调整为年的30:70。
  旅游业上,六盘水依托凉都四美—天、地、人、和,持续发力打造“中国凉都”品牌,旅游业从无到有、有中变优,一跃成为贵州旅游业的一匹“黑马”。
  如今,六盘水已有国家4A级景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8个,打造了4个天然滑雪场,接待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两项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省前列。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刀阔斧做好“加减法”,六盘水从“一煤独大”迈向“多业并举”,二产占GDP的比重已从年的62.7%下降到年的48.6%。

当地百姓正在采收刺梨(宏财集团供图)  
  

水城县龙场乡茶园基地内采摘茶叶正忙姚咏摄
   “变”的是增收路径
  “不变”的是脱贫致富目标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六盘水煤炭行业迎来发展春天,靠着“吃煤饭”,部分当地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能力者更是跳出“农门”当起了“煤老板”。
  但,还有更多贫在“山”上的老百姓辛苦劳作一年仅够糊口,离土离乡、进厂进城成为无奈之选,城乡二元矛盾突出、贫富差距过大等现实困境就在眼前。
  转变,起于年。当年,六盘水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推动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激发农民内生动力,不仅局限于“一亩三分地”,跳出土地,将视野打开,六盘水“三变”改革渐入纵深,内涵越发丰富——
  盘州市妥乐村把棵古银杏树入股到旅游公司;钟山区引导贫困户用贷款资金参与城市智能停车场项目建设……近年来,六盘水聚焦股份合作核心,着力打造“三变”改革升级版。
  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从“为吃而生产”到“为卖而生产”,变的是增收路径,不变的是脱贫致富目标,放眼凉都,一场山乡巨变正在发生——
  “以前背井离乡找口饭吃,现在在家门口劳作,活轻松又能照顾家里,安逸多了。”受益“三变”改革,在外奔波多年的水城县营盘乡村民罗小乖打定决心,“再也不出去打工了。”
  “我家流转了5亩地用来发展猕猴桃,元/亩/年,在这务工每天还有元工资。”当了半辈子农民的罗小乖如今有了两个新身份——股份农民、技术骨干。
  王小乖的故事,是六盘水“三变”改革增收致富的生动缩影。依托“三变”改革和产业发展,全市贫困人口从年建档立卡时的60.37万人减少到9.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74%。
  七十年,初心未与年俱老,关山初度路犹长。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改革之城六盘水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变”与“不变”间续写新时代百姓富、生态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谌晗

编辑 杨韬

编审 王璐瑶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盘水变与不变的转型路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