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六盘水一朵蘑菇开出一条亿元级产业链
TUhjnbcbe - 2023/5/3 22:28:00

厂区内,养菌棚一字排开,科学配置的原材料堆积如山,高压灭菌锅、自动装袋机、自动拌料系统有条不紊运行,一车车菌棒被运往各大生产基地。时下,正值食用菌备料关键期,走进位于水城县杨梅乡姬官营村的菌种场,工人们正忙着拌料、装袋,生产菌棒,为食用菌产业壮大积极“备战”。  在姬官营村,食用菌大棚,已然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以往,姬官营村村民以种植玉米、洋芋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水城县菌种场入驻姬官营村后,不少村民用土地入股菌种场,日子越过越好。贫困户顾明凤就是其中一位,她将自家一部分土地入股菌种场种植食用菌,另一部分土地种植了杨梅、樱桃等经果。这些年,变化一目了然。  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顾明凤成为菌种场一名工人。“菌种场建在家门口,每天在这里工作8小时,就能拿到元工资!”顾明凤说。

而在另一头,水城县冷链物流中心气调保鲜库,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打包好的黑皮鸡枞菌装上冷库车。这些食用菌部分是从姬官营村拉运过来的,很快就会出现在贵阳、广州、深圳等地市民的餐桌上,换成红色的钞票。如今,水城县建成集菌种菌棒生产、冷链物流、有机肥等项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出菇基地覆盖21个乡镇38个点个大棚,并配套建设了泡沫塑料框厂、水城县食用菌技能培训学校等,实现了全产业链闭合循环发展。  水城县食用菌产业,六盘水市巩固脱贫成效的一个缩影之一。

这些年来,搭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列车”,按照省委省*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和“做优做强大宗食用菌、做特做精特色珍稀食用菌”的思路,对照“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强化组织领导。确立了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明确了年发展1.5亿棒、年3亿棒、年5亿棒的目标,构建了高位推进的工作形态。  强化“一个品牌”。在统一使用“黔菇”“黔菌”省级公共品牌的同时,拟注册“凉都好菇粮”“凉都好菌”“凉都好菇凉”等六盘水市级区域品牌。此外,积极支持企业申请注册企业品牌,形成“黔菇(菌)+凉都好菇凉/凉都好菌/凉都好菇凉+企业品牌”发展模式;目前,六盘水市现有食用菌企业品牌6个。

强化“两大机制”。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三变”改革,推动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三者利益均衡、协调发展。强化产销对接机制,推动食用菌产业“产品”变“商品”,促进产业增产增收,目前已建设水城县食用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建立重庆、成都、广州、深圳、长沙、昆明等城市外销市场。  强化“三大要素”。强化菌种保供,着力引进一批、筛选一批、选育一批食用菌优良品种,确保菌种供应;强化菌材保供,着力提高本地菌材供应能力,稳定市外菌材供应,发展替代菌材,全市在(拟)建主要菌材保供基地4个;强化菌企培育,再引进一批、引导转型一批、培育一批主体,做足产业支撑。

强化“四大利益”。强化扶贫利益,发挥食用菌产业“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已带动就业人,其中贫困户;强化产业效益,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力争将食用菌产业做成产值20亿元级重点产业;强化人才效益,通过食用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食用菌专业综合型人才、实操型人才、职业菇农。强化环境效益,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推进六盘水市食用菌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由于措施得力,年,六盘水市食用菌种植为亩(万棒);年为亩(万棒);年为亩(万棒)……截至目前,六盘水市食用菌种植规模1.48亿棒,累计产量3.68万吨,累计产值4.89亿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谢勇勇

编辑*瑶

编审马刚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盘水一朵蘑菇开出一条亿元级产业链